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(地区)合作项目——交直流混联系统建模与控制(51720105008)简介
1 项目简介
随着新能源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,大量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,形成高度电力电子化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,对系统稳定运行和控制带来挑战。在此背景下,项目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、稳定分析方法、稳定控制策略和仿真测试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,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建模、分析及控制方法理论体系,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2 主要研究内容
针对新能源并网变换器,项目基于dq阻抗模型提出一种考虑锁相环影响的改进控制方法,扩大了对弱电网适用范围;揭示了变换器直流电压环与电网阻抗间的交互作用,提出一种扰动前馈的改进控制方法,增强了变换器的弱电网稳定性;在此基础上考虑锁相环的影响,提出锁相环扰动前馈与d轴电压扰动前馈相结合的控制策略,进一步提高了弱电网下并网变换器的稳定性。
针对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(MMC)为核心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,提出MMC无穷维阻抗建模方法,揭示了MMC的内部耦合机理;为简化模型,提出基于信号流图的模型降阶方法,兼顾了MMC稳定分析的简洁性和准确性;在此基础上提出MMC中低频谐波解耦控制方法,解决了谐波耦合引发的控制难题,提升中低频稳定性;此外,提出一种滤波器-阻尼器联合设计方法,抑制不同控制模式下电网阻抗变化引发的高频振荡。
针对中低压交直流混联系统,将MMC桥臂电感和高频变压器集成,提出一种磁集成三端口电能路由器拓扑,降低了60%的磁元件体积和19%的器件成本,且减少了变换器级数,提升了系统效率;在此基础上提出“MMC+三相DAB”和磁集成四端口电能路由器衍生拓扑,可进一步优化输出电能质量、功率密度和经济性。
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灵活、精确、快速的测试需求,分析了数字-物理混合仿真接口的响应特性,并提出一种分频段接口稳定优化算法,可同时保证仿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;研制了开关-线性串联混合型功率放大器,大信号带宽超过5kHz,稳态误差低于2%,效率达到84%,满足了混合仿真高带宽、高精度、高效率的设计目标,支撑了交直流混联系统建模与控制课题的仿真测试研究。
3 研究成果
项目累计发表论文45篇,包括SCI期刊论24篇,其中IEEE transaction系列高水平SCI论文21篇;EI检索论文21篇,其中EI期刊论文8篇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,其中已授权25项;出版学术专著1部(科学出版社),已销售1000余册;培养和毕业博士生9人,硕士生16人。
相关成果已被应用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“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”相关项目,支撑了目前国际规模最大的23端直流电网数字-功率混合仿真平台建设。
4 相关平台
(1)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实验平台
(2)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实验平台
(3)数字-物理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
(4)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联合实验平台